绿色简约靓丽风格的一款自适应式zblog app下载模板,面向于手机app应用、手赚app应用、网赚app应用分享下载网站设计开发,采用左中右三栏布局响应式结构,APP图标排版、分类展示、大幅轮播图、热门/最新APP模块,二维码扫描下载,支持电脑或手机访问浏览,兼容IE9+、Firefox、chrome及Safari等主流浏览器,在PC电脑端和手机端都具有良好的访问浏览体验。
主题特点:
劳资之间的强弱不平等天生俱来,问题是我们微观与宏观环境,经济政策导向,管理方向与力度并没有在发展中加强劳动方应有权利,没有支持经济弱势群体,政策的结果是推动着强者更强弱者更弱。
对环境的关注已经占据了各国国内政治的中心,国际政坛也将会对此投射强烈的关注。事实上,中国的炭政策将成为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最重要因素。
如果美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,那么全球的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长速度还将超过目前的1.2%。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此协议。据他估算,如果要达到斯特恩全球变暖报告减排二氧化碳总量的目标,将花费27万亿美元,但是只能消除价值达13万亿美元的由于变暖带来的损害。只是20年后,核能源在所有能源中所占比重也不过几个百分点。首先,中国将限制高排放的出口企业。
其二,在修建城市时,应该考虑到中国的城市化必须能有效发展和支持环保的生活方式。要全面了解全球变暖的危害,我们需要计算所有的成本和收益。中国1990年时,城镇人口从业率为56.44%,2006年下降为48.7%,按照1990年的城镇人口从业水平,2006年应该工作而没有工作的劳动力达4334万,整个GDP中劳动参与及分配和居民收入分配比率近几年在持续下降。
这样的劳动力和家庭越多,生活拮据和困苦,对社会的抱怨情绪就会越来越强烈,长此以往,积累下去,社会发生动荡和危机的风险就会很大。一般发展中国家每千人企业数量也在20—30个。如果个体、微型和中小企业融不到资,它们也就很难得到正常发展。对温台的民间借贷,连国外的一些银行都认为是风险控制水平较高的典范。
金融监管部门总强调金融体系的小安全,认为对内放开,会导致大量的坏账,造成集资诈骗,形成金融风险。一个国家的融资体系,如果高度集中垄断,并且大都是资产规模大的银行,它对应的必然是资本密集型的大企业,支持的是资本要素的投入和分配。
的确,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时,农村大量发展合作基金会和股金会,形成了巨额的坏账。银行体制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似农田灌溉系统一样,不仅需要有大水库、主干渠,还需要有小水池和毛细渠道。2006年413万大学毕业生中约120万人没有就业,2007年498万毕业生中约150万没有就业。一个国家基尼系数的高低,与其每千人微型和中小企业数量多少有关,并与因企业多少而决定的失业率高低密切相关。
现在全国每年有2400万劳动力需要就业,而党政事业单位、国有和集体企业总体上都没有扩大就业的功能,外资企业因其资本有机构成提高,吸收劳动力就业的功能也在下降,只有个体及私营的微型和中小企业解决每年新增劳动力就业的80%—90%。在中国,银行的特点:一是资产规模都很大,二是许多为纵向垂直管理,产业组织方面处于高度垄断状态。因此,大型和纵向的银行不给个体、微型和中小企业贷款,是由其自身内在的经济规则决定的。企业数量多,就业需求强,失业率低,因失业而贫困的人口就少。
而如果对高度垄断的金融格局不加以调整和改变,个体、微型和中小企业因融资困难而很难发展,那么未来因大规模失业而导致的社会动荡一定不可避免。可以看出,放开金融准入,发展微型和中小银行,融通资金,是促进创业、扩大就业、增加居民收入,实现国民经济投资与消费良性循环,资金在企业与银行间良性流动,不良资产风险下降的重要战略。
改革近30年以来,中国金融体制对内开放越来越趋于保守,除了有关部门对微型和中小企业的注册登记、审批执法、收费罚款等因素以外,金融业高度垄断,因无法正常地得到融资而使个体、微型和中小企业难以发展,严重窒息了居民的创业,是导致中国就业困难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最重要和深层次原因,如果继续下去,将由于金融保守而导致剧烈的社会动荡。完善银行系统的支渠和毛细渠道,为个体、微型和中小企业融资,给创业创造基本的融资条件,解决迫切和忧心的就业问题,避免社会因失业率持续攀升,因失业而贫困人口增加,收入差距拉大而发生动荡和危机。
而中国的金融系统,从农村将钱吸收给城市,从农业吸收给工业,从农民手中吸收给市民,从中西部吸收给东部,从低收入人手中吸收给富人,从劳动者手中吸收给资本所有者,从社会上吸收给资本和市场垄断行业,可能是最不以人为本、最不讲城乡统筹、最不谋地区平衡、最不求共同富裕的一个领域。美国3亿人口有4万多家银行,德国8000万人口有400多家银行。由于劳动分配决定消费,在国民经济中,这种垄断性大银行多和小银行缺乏的金融体系,导致的是 投资和消费比例的失调。这种特征的银行系统,对于分散的个体、微型和中小企业贷款,从经济学上讲,存在着信息不对称、分摊成本高、资产抵押难、道德风险大这样一些无法克服的难题。而对民间借贷用于正常生产经营的,要区别对待,放宽金融市场准入,要让它们开办微型和中小金融机构,使其公开化和合法化。当然,地下金融中,也有集资诈骗、洗钱、赌博等等非法活动,对其要严厉打击,决不手软。
金融监管过度强调金融系统的所谓安全,实际上给社会积累着发生动荡和危机的巨大风险。金融从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,存在着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两大任务。
而中国将个体工商户从业的按10人规模一个企业折算,再加上注册登记的法人企业,总共也只有800万个企业,每千人仅有6个多一些。于是就会形成这样的情况:即在GDP的创造中,资本要素的贡献较大,而劳动的参与率较低。
实际上,无论是中国古代的钱庄,还是现代温州和台州的地下借贷,其没有行政干预,产权非常清晰,坏账率极低。而在中国,银行体系只有大水库和主干渠,则没有毛细渠道,使个体、微型和中小企业由于得不到融资而资金干渴,无法正常创业、成长和发展。
除了美、德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,连孟加拉这样的发展中国家,都有给穷人贷款融资创业的银行,旨在把穷人变成富人。在GDP的分配中,资本分配收入形成利润的能力较强、比例较大,而劳动要素分配新增收入的能力较低、比例较小。进入 周天勇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金融垄断 。发达国家65%—80%的劳动力在中小企业就业,登记和非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9.6%以上,每千人企业数量在50个左右。
同时,如果微型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足,则金融体系就不会给微型和中小企业贷款,劳动密集型的微型和中小企业就很难发展,劳动要素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投入和分配中就会参与不足。因此,金融不仅在设立银行和吸引战略投资者方面需要向外开放,也需要在市场准入方面对内开放,要改变目前保守的对内几乎不开放的金融准入制度,改变设立乡村银行方面雷声大、雨点小的局面,特别是要发展微型和中小的贷款公司、乡村银行、集镇银行和城市社区银行。
可以看出,银行系统对内开放和改革的保守性和垄断性,是造成中国目前收入分配不公、基尼系数居高不下的非常重要的原因。中国就业难的原因显然在创业不足,企业数量少,就业容量相对狭小,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个体、微型和中小企业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中融不到资。
其标准和限制要降低,但是监管要加强。当中央领导和国务院要求这些大银行给个体、微型和中小企业贷款时,它们也只是喊喊口号、做做样子而已,总体上不可能向个体、微型和中小企业贷款。
而只有创业增加中等收入人口,以创业增加企业,来带动就业需求扩大,才能总体上增加居民的收入和储蓄,使银行的资产不断增加,在严格控制不良资产发生的情况下,降低不良资产在银行总资产中的比率,使银行风险大大下降。个体、微型和中小企业多,中等收入的人数就多。这样的社会才能从要素初次分配上达到基础的公平。从宏观上看,近几年,银行这种行为更加加重了资本密集行业与劳动密集行业、资本收入与劳动收入、投资与消费比例的严重失调。
如果将东南沿海的地下金融彻底打光,这里的个体、微型和中小企业也将会大量倒闭,城乡差距和基尼系数将大幅度上升,全国的失业率会上升到30%—40%。一个社会,个体、微型和中小企业创业艰难,数量较少,其结果无疑是富裕的人口相对较少,由于可以容纳劳动力就业的企业数量少,社会对就业的需求弱,劳动力将大量过剩,就业困难,实际失业率会很高。
一个劳动力,一个家庭,如果社会就业需求较弱,处于失业,收入就会大幅度减少,生活水平就会大大下降,就会沦入贫困或者低收入状态他们漠视这样一项基本原理:市场是嵌入在社会之内的,它根本无法在一个不负责的精英群体所管理的社会内健康地生存。
市场嵌入在某一特定社会内,故而不能不受到那里的精英群体的影响。精英们的败德行为遵循着免费搭车原理,每一个人都试图把拯救社会的责任推卸给上帝或市场,因为没有人相信一己的力量可以改变他所在的那一群体的腐败。
1 留言